找到相关内容4183篇,用时30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伏藏著作在藏族史学发展史上史学价值与地位

    派与苯教僧人假托,意在根据需要,为宣传本派观念,扩大影响而采取作伪手段。这类伏藏一般都打着莲花旗号,声称莲花为了西藏宗教利益,并替后人考虑,将一批当时还不宜传授经典隐藏于西藏各地(据《莲花广传》中说,西藏共有25处有名藏经地点),并留下授记,预言将来能发现经典的人。分裂时期,声称属于这类伏藏的有不少。12世纪以后,所谓属于莲花生授记伏藏被发现越来越多。据19世纪楚布寺僧人...

    孙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3568840.html
  • 性空及唯识佛教缘起观所展开契机

    。所谓八不正观,显示最清楚,无过中观论观因缘品。本品观因缘,在龙树旨意,是否定自性有因缘,而肯定如幻有因缘。缘生诸法,本是佛法独唱,但不善讲因缘学者,妄计因缘有实自性,如实有者说...你想:四缘生一切法,而四缘本身也要从缘生,这样再推论,其他缘,仍须缘生,缘复从缘,就有无穷过失。若说最初缘,不须缘生,那又犯无因过失。所以有他困难”。龙树以他超人智慧,洞观到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4254820.html
  • 涅槃寂静与现代生活

    204《罗摩经》中,佛陀对自己达到涅槃境界是这样描述:   “众比丘啊!我自己处在中,知道了危害,我追求无,无上解脱——涅槃,我获得了无上解脱&...mdash;—涅槃,我获得了无上解脱——涅槃。”   简而言之,佛陀所指涅槃是指无、无老、无病、无死、无苦恼、无污秽无上解脱。   在原始...

    静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1947306.html
  • 净土新论-弥勒净土

    rsquo;,中国曾有五次翻译。说到弥勒下时候,有轮王治世。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,三会说法,教化众生。人间净土实现,身心净化实现;这真俗、依正双重净化,同时完成。佛弟子都祝愿弥勒菩萨,早来人间,就因为这是人间净土实现时代。   弥勒人间净土思想,本于‘阿含经’,起初是含得二方面。但后来佛弟子,似乎特别重视上生兜率天净土,而忽略了实现弥勒下人间净土。佛教...

    印顺导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4748564.html
  • 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莲花入藏及其社会后果

      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莲花入藏及其社会后果   作者: 朱丽霞   从一般意义上讲,印度佛教正式传入西藏是在寂护和莲花生时;而从佛教传入这一具体过程来看,莲花作用远远大于寂护。但由于莲花生被大量神话所包围,这就导致学者们在围绕如何看待这些神话内容上分为两派,他们或者倾向于完全忽视这些神话内容可能蕴含历史真迹,认为“莲花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师或喇嘛这些宗教训诲上师们理想原型”,①“在...

    朱丽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4553797.html
  • 无念、无分别探究

    衣食财物、喜怒哀乐和好坏美丑,追求而因缘顺利就耽溺、染著,因缘不顺利就拒斥、嗔心。   所以禅定无念、无分别没有见到缘起、无我、无真相,不能摧破“执见”或“自性见”,所以不能灭苦,般若无念、无分别,体现缘起、无我、无真相,破我见、自性见,才能灭苦。   为什么单靠禅并不能见到真相?   静坐中禅定,心离外境,不攀附外缘,心住一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1654533.html
  • 三类境

    种子起;第二,有实体实用,不像空华兔角等体用都无;第三,各守自性,不随从能缘心,而能缘心对它也不改变它性质,只真实符合它自相而缘取。例如眼识等前五识及五俱同缘意识见分所缘取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...种子,这叫作种不随。《了义灯》说有四不随,除以上三种之外,还有不随心是异熟等,例如第八识见分是异熟性,而所缘取五尘相分却和它不同,这叫作异熟不随。  二、独影境。这只是能缘心用强分别力变现而无本质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5157271.html
  • 观照起用

    ,所以一切一切都是错认。于是自然而然对所执着东西就淡了。能把这些东西淡了,就是一个很大进步。我们修行就是两件事情,就是把东西变熟,熟东西变。贪嗔痴、烦恼,无始以来我们太熟悉了。这个贪心很...菩提心,无住清净心,这一切一切我们都很生。这句佛号更是。所以我们修持就是要把熟地方变地方变熟。我们可以两处一齐下手。佛号不是生吗?多念啊。贪嗔痴我们不是熟吗?叫它淡啊。两处一齐下手,效果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2959861.html
  • 龙树破因果关系--《中论》第一品逻辑解析

    因果关系。在这样因果关系中,因有自性,果也有自性,而由因生果,也有自性。破除了以自性建立起来因果关系,即显出无自性、缘起因果关系。  在破除自性观因果关系中,龙树展开他多面论证。在...地标举出整部《中论》主旨,这即表现在不 (anutpada)、不灭 (anirodha)、不常(asasvata)、不断 (anuccheda)、不一 (anekartha)、不异 (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33338263.html
  • 仙官下凡成宰相 阴毒害人堕水族

      唐朝王族李林甫,为相十九年:人极聪明:工书善画。可惜他心术好险,嫉妒贤能,凡见别人才望功业,有高出他上,他心中就非常难过,表面却故以甘言奉承,暗中则加以陷害,所以人称他为口蜜腹剑。但其结果,害人适以自害,后来七孔流血而死。死后剖棺戮尸,家产籍没入官,诸子尽被流放。   据李林甫外传所载,说他是天上仙官,因动了尘心,所以被谪罚下。当他未贵显时,遇见一位道士,对他说道:“你是...

    化道

    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225434174.html